热门搜索:和平精英 原神 街篮2 

您的位置:首页 > > 教程攻略 > 软件教程 >美联储降息50基点:鲍威尔言行不一引争议

美联储降息50基点:鲍威尔言行不一引争议

来源:互联网 更新时间:2025-04-19 13:09

在美国时间9月18日,美联储宣布了一项备受瞩目的决定:降息50个基点,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从5.25%-5.5%调整至4.75%-5%。这个决定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讨论。

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,这只是降息周期的开始,标志着自2021年以来货币紧缩政策的结束,进入了新的宽松周期。这一举动出乎市场预期,增添了对未来经济走势的不确定性。曾在纽交所担任交易员的个人投资者Stephen Guilfoyle对腾讯新闻《潜望》表示,降息50个基点的决定与鲍威尔对经济现状的描述似乎有些“言行不一”,“他表示经济没有太多可担忧的,但却一次性降息50个基点,这种不一致让我难以信服。”

在降息决定之前,美联储面对的是复杂的美国经济环境。一方面,通胀得到了明显抑制,但仍未达到美联储设定的2%长期目标;另一方面,就业市场开始显示出疲软迹象,失业率有所上升。美联储试图在这种两难境地中找到政策的平衡点。

市场对这次降息的解读各不相同,导致了美股当日的大幅波动。有些人认为,如果这是为了避免经济快速下滑的恐慌式降息,那么这可能是一个做空的理由;但如果这是为了纠正上次会议未降息的失误,那么可以看作是货币政策从紧缩向宽松的平稳过渡,不必过分担心。

历史上,美联储通常在经济和金融市场出现明显悲观信号时,才会采取50个基点的降息措施。例如2001年初和2007年9月的经济衰退时期。然而,这次美国经济表现相对稳健,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经济系教授王一此前对腾讯新闻《潜望》表示,美联储在当前阶段实现经济“软着陆”的概率依然很大。

4年来首次宣布降息

美联储在9月18日宣布了4年来的首次降息,基准利率下调50个基点至4.75%-5%。美联储在当天的声明中特别强调了降息的原因是“就业增长放缓”,虽然通胀仍处于高位,但已经朝着预期方向取得了进展。

美联储同时发布的最新季度经济展望数据显示,预计2024年通胀率将降至2.3%,2025年进一步降至2.1%,到2026年达到2%的长期目标。对于失业率,美联储的预期较为悲观,预测今年将上升至4.4%,2025年维持在4.4%,然后在2026年和2027年逐步下降至4.3%和4.2%,长期失业率将稳定在4.2%。

基于对通胀和失业率的预测,美联储认为今年的联邦储备基金利率应为4.4%,2025年为3.4%,2026年为2.9%,长期维持在2.9%。相比上一季度的预测,美联储对今年的基准利率水平从5.1%下调至4.4%,对明年的预期从4.1%下调至3.4%,2026年从3.1%下调至2.9%,但长期利率水平则从2.8%上调至2.9%,反映出美联储对短期经济前景的担忧,需要通过更低的利率来支持经济增长。

此外,备受关注的点阵图显示,美联储内部对未来利率水平存在较大分歧。对于2024年的利率,10名官员认为应低于4.5%,9名认为应高于4.5%。对于后续年份的利率预期,官员们的观点更加分散,最“鹰派”和最“鸽派”的观点在利率水平上的差距甚至超过1个百分点。例如,对于长期利率水平,最“鹰派”的观点认为应维持在3.75%,而最“鸽派”的观点认为应保持在2.25%。

最具争议的一次货币政策会议

直到美联储宣布货币政策决议前,市场对降息幅度的预期仍未达成一致,这在近几年中实属罕见。通常情况下,市场在美联储会议前会对其货币政策动作形成一致预期,并与最终结果相符。但根据CME的美联储监测工具显示,本次会议前市场预计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61%,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39%。

自2022年初开始,为了应对通胀,美联储实施了11次基准利率上调,将利率从接近零的水平提高到约5.4%。这种调整速度和力度在历史上极为罕见。

高利率环境对通胀的抑制作用明显,一年前美国消费价格指数为3.2%,到今年8月已降至2.5%,核心通胀水平也从4.2%降至2.5%。虽然距离美联储设定的2%长期目标仍有一定差距,但经济学家指出,这主要是由于过去几年高房价、汽车和其他商品价格的滞后反应所致。

洲际交易所的数据显示,与通胀挂钩的债券和其他衍生品定价反映出,投资者预期明年美国CPI将达到1.8%,未来5年平均为2.2%,这表明投资者对未来通胀预期相对乐观,也增强了美联储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的信心。

然而,高利率也对经济产生了抑制作用。美国失业率从去年7月的3.5%上升至今年7月的4.3%,通常这种一年内的显著上升会伴随经济衰退。但目前美国的消费数据依然强劲,申领失业救济人数没有显著增加,股市继续创新高。这些数据增加了美联储制定货币政策的复杂性。美联储多次强调,任何货币政策决策都是基于经济数据,但经济数据往往具有滞后性,这意味着美联储的政策调整总是滞后的。

热门手游

手机号码测吉凶
本站所有软件,都由网友上传,如有侵犯你的版权,请发邮件haolingcc@hotmail.com 联系删除。 版权所有 Copyright@2012-2013 haoling.cc